數據顯示,多家涉足冷鏈產業的上市公司今年以來股價表現搶眼,雪人股份連續收出8根陽線;大冷股份最近連續3個交易日收出陽線,累計上漲超過20%;煙臺冰輪2月14、2月17日都以漲停報收,今年以來漲幅已經超過50%。
雪人股份昨日午后突然直接拉至漲停,算上這根大陽線,雪人股份已經連續8個交易日收出陽線,漲幅接近40%。資料顯示,該公司目前在制冰機行業發展較為穩定,收入穩步增長;無獨有偶,大冷股份也是在昨天午后快速漲停,公司股價也是最近連續3個交易日收出陽線,累計上漲超過20%。資料顯示,該公司的主營業務也是制冷設備。另一只制冷設備上市公司煙臺冰輪雖然昨日股價僅屬小漲,但在此前的2月14日和17日均以漲停報收。
與此同時,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,冷鏈行業上市公司股價“大熱”的背后,均存在著機構密集調研的現象。探尋這些機構調研的路徑,無疑對投資者發掘市場投資機會有一定的借鑒意義。以雪人股份為例,作為去年還查詢不到有機構調研的冷門股,今年截至目前已經接待了3個批次的機構調研,分別為1月6日廈門證券鄭學軍、潘永樂;1月21日招商證券管孟;2月15日國泰君安證券呂娟、黃琨以及太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盛軍。
據制冷快報記者了解,與雪人股份去年還無機構調研的冷清相比,大冷股份去年先后接待了10多個批次的機構密集調研,不過貌似股價并無大反應。信息顯示,該公司今年以來也已經接待了3個批次的機構調研,分別為1月3日招商基金吳昊;1月15日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冀洪濤、黃鑫、黃未樵;2月13日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黃琨。
煙臺冰輪在今年也有兩個批次機構調研,1月8日華夏基金萬方方、景林資產黃羲志、東方證券劉文杰、廣發證券羅立波;2月11日國海證券韓慶、國金證券周志鵬、興業證券劉佃貴、東興證券賀寶華、國信證券張紀龍、尚雅投資成佩劍、長盛基金喬培濤、招商基金張曉泉、吳渭。
盡管簡單地將股價上漲與機構調研關聯稍顯偏頗,但仔細閱讀上述機構調研冷鏈行業上市公司的內容,卻多少可以發現一些機構調研頗具含金量的“干貨”。
比如機構在調研雪人股份時獲悉,“公司目前在制冰機行業發展較為穩定,收入穩步增長,但是由于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的增加,毛利率呈下降趨勢,但總體來看主營業務維持穩定。”此外,還可以了解,該公司除了自身制冰及制冰成套系統的繼續保持發展外,與瑞典SRM公司進行技術合作,運用超募部分資金建設壓縮機產業園項目。2013年下半年公司收購萊富康壓縮機,目前逐步形成以壓縮機為核心、以工業冷凍、商業制冷和冷鏈物流產品系統應用為主要發展方向的戰略思路。
再比如機構在調研大冷股份時獲悉,近幾個月來,公司訂單情況良好。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,會給公司帶來直接的市場需求。冷鏈物流的幾個關鍵節點設備,比如冷庫、冷藏運輸車、超市陳列柜,均為大冷股份及其參股公司現有的市場影響力較強的主導產品。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大發展,作為主要設備提供商,公司將直接受益。